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汙染和破壞;對受到汙染和破壞的環境做好綜合的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讓人們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概念。
全球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危害
5、森林銳減
6、土地堿化
7、大氣汙染
8、水體汙染
9、固體廢物汙染
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汙染屬煤煙型汙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汙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汙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汙染呈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汙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係(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鬆花江)中,黃河流域、鬆花江、遼河流域水汙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汙染麵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汙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
保護環境
趨勢。
8、城市環境汙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麵水汙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汙染。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汙染。
我國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汙染物排放量還相當大,遠遠高於環境的自淨力;工業汙染治理任務仍相當繁重,有些經過治理的地方又出現反複,城鎮生活汙染比重明顯增加;不少地區農業水質,土質汙染日漸突出,有些地方的農副產品有害殘留物超標,影響人體健康和產品出口;部分地區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劇;霧霾嚴重[2] ,等等。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已初步得到遏製,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仍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嚴峻的環境形勢迫使污污的视频下载必須做出選擇:是持續發展還是自我毀滅。毫無疑問,污污的视频免费應當刻不容緩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汙染與破壞。否則,日益惡化的環境將使污污的视频下载在其他領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因此,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污污的视频免费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污污的视频软件應該認識到:保護和改善環境也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